拉马努金年表(下):英年早逝

根据《知无涯者——拉马努金传》整理。

  • 1919年3月27日,拉马努金抵达孟买。4月2日,到达马德拉斯。马德拉斯当地名流排队看拉马努金,送钱送房子。
  • 拉马努金把全家接到身边,可是家人相处并不和睦,时常吵架。
  • 回印度这一年,拉马努金这一年写了一页又一页定理,650多个内容丰富使数学家感到不可思议的公式。
  • 1920年4月26日,拉马努金去世,享年33岁。
  • 1921年,哈代发表了拉马努金最后一篇论文。
  • 1923年8月20日,拉马努金的遗稿几经辗转,交到了哈代手里。
  • 1927年,拉马努金论文集出版。更多的数学家注意到了拉马努金的工作。论文集10年才卖了750册,但还是激励和启发了不少数学家的青少年时代,如赛尔伯格戴森埃尔德什等。

    《拉马努金论文集》封面
  • 1928年,哈代把拉马努金的笔记、论文、信件、手稿交给沃森,沃森和威尔逊开始编辑这些笔记。
  • 1940年,据统计,拉马努金死后有105篇论文讨论他的研究工作。
  • 1950年代,印度又发现一套拉马努金的笔记本,并于1957年在印度出版。
  • 1962年,印度发行拉马努金纪念邮票。
  • 1974年,tau猜想——哈代称为拉马努金猜想——被比利时数学家德利涅证明,拉马努金名声再次提升。
  • 1976年4月末,美国数学家安德鲁斯在欧洲开会,为了机票折扣,要在欧洲多逗留三周,便顺访剑桥,在三一学院图书馆发现140页拉马努金写在活页纸上的笔记。安德鲁斯把他的发现称为《失去的笔记本》。数学家莱默尔称,此发现堪比突然发现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的全本大纲。英国人却很不爽,称笔记本一直在图书馆,从来没有失去。安德鲁斯回应称,这些笔记被束之高阁,淡出数学界超55年,跟失去也差不多。
  • 自1977年起,数学家伯恩特专心致志编辑拉马努金笔记本。
  • 此后十年,标题或摘要中提到拉马努金的数学论文有三百余篇。拉马努金的数学以其丰富、美、神奇令包括哈代、戴森、赛尔伯格、埃尔德什、安德鲁斯等一众数学家倾倒。莱默尔把《失去的笔记本》比作贝多芬第十交响曲,沃森称拉马努金的公式使他战栗,就像美第奇礼拜堂中的米开朗琪罗中的雕塑给他的战栗体验是一样的。伯恩特把拉马努金比作巴赫。
  • 拉马努金的数学也有广泛应用,如粒子物理、统计力学、弦论、计算机科学、建造高炉、塑料、电话电缆、癌症。
  • 1986年,印度拉马努金数学会成立。

    拉马努金数学会Logo
  • 1987年,印度举行拉马努金百年诞辰的庆祝活动,规模与同年举行的甘地、拉曼百年华诞庆祝活动相当。《失去的笔记本》在马德拉斯出版,甘地总理出席发行活动,并在第一本书上签名,赠送给拉马努金的妻子佳娜琪。
  • 拉马努金既给印度带来鼓舞,也使印度反思本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和教育制度对人才成长的阻碍和扼杀。
  • 1946年,尼赫鲁在书中写到:拉马努金短暂的一生和死亡是印度某种状况的一个象征。我们数百万人口得不到教育,甚至生活在饿死的边缘。如果他们有基本生活条件、教育和成长机会,数百万人里会有多少人成材。
  • 1968年,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接受印度拉马努金奖章时,披露了拉马努金自杀未遂之事,打破了拉马努金的偶像地位,激起了印度人猛烈批评,甚至人身攻击。
  • 1974年,拉马努金诞辰纪念文集编者拉马克里希南在文章里说:希望自由印度再看不见那些活着的拉马努金在微贱中凋零。
  • 1987年,拉马努金百年诞辰上,多位嘉宾借此批评印度社会扼杀人才。《印度图片周刊》称,拉马努金使印度人难堪。
  • 拉马努金是一种鼓舞吗?拉马努金是一种斥责吗?印度依然众说纷纭。

标签: 拉马努金, 知无涯者, 印度

添加新评论

captcha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