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引力波 下的文章

我们能探测到引力波的波粒二象性吗?

原文链接:Can We Test Gravitational Waves For Wave-Particle Duality?,译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反朴。



在广义相对论关于弯曲时空的图像中,物质与能量决定了系统如何随时间演化。广义相对论做出了其他理论无法匹敌的成功预测,包括预言时空涟漪引力波的存在与性质。如果量子理论是正确的,这种时空的涟漪必然有其粒子对应物,因为波粒二象性必然适用于所有量子对象。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对于引力波的探测都只局限在其“波”的特性,组成引力波的粒子——引力子真实存在吗?我们要如何探测探测引力波的“粒子”特性呢?

- 阅读剩余部分 -

引力波秘史



两个黑洞合并,扰动空间,产生了引力波,引力波跨越10亿光年的浩瀚距离,抵达地球,被人类直接观测到。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了这一消息。消息传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喜大普奔。宇宙学共同体的许多成员等待这个消息已等了大半生,有人当时甚至热泪盈眶。

LIGO的这一成就还马上激发了公众的想象力,从那个历史性的2月那一天开始,引力波天文学一直是新闻话题。新增引力波探测事件陆续发布。最突出的事件是,在2017年8月17日,LIGO记录了两颗中子星碰撞产生的引力波。为了表彰LIGO的成功,项目负责人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这一波波新闻中,广被重复的一句话“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在一个世纪前根据他的广义相对论首次预言的。”好像是为这项研究盖棺论定。

如果只为兜售一个复杂的故事,这种说法可能是有用的,但它实际上抹去了整个历史背景。与传统观点相反的是,爱因斯坦并不是20世纪初唯一一个试图建立引力场的现代描述的物理学家。事后看来,我们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引力理论都能预测引力波,只要它认为对引力场的扰动必须以有限速度传播。

此外,爱因斯坦本人并没有立即得出明确的结论。在1916年完成了广义相对论之后,他最初对引力波的概念弃之如敝屣,而他的第一篇关于这一主题的论文却错得离谱。爱因斯坦很快就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但二十年后,他却认为引力波没有物理实在性,并且此后余生中一直对引力波持怀疑态度。

就像大多数科学概念一样,引力波概念也是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共同工作,历经多年岁月,才逐渐形成。那些科学家既不天真幼稚,也不剽窃抄袭。他们只是为解决一个长期公认的问题,共同努力,有时友好协作,有时较劲竞争。在努力研究过程中,他们不大认为自己的工作是革命性的,而更可能认为是渐进性的。


引力波是由猛烈的天文事件产生的,比如黑洞或中子星碰撞。这张全天星图上的彩色斑块处正是第一个探测到的引力波信号的位置。

- 阅读剩余部分 -

2016 物理世界十大怪谈

从动物宕机强子对撞机,到物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打高尔夫大师赛,2016年的物理世界发生了许多逗逼的事。

选出10条逗逼新闻,3条与寻找上帝粒子的强子对撞机(LHC)有关。LHC一开动,上帝就发笑。



- 阅读剩余部分 -